未來十年互聯網將改變金融行業
發布時間:2015-07-07 未經本站允許禁止轉載,如有侵權請與本站聯系
2013年中國互聯網大會于8月13日~15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議主題包括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多個熱門領域。
互聯網金融逐漸從互聯網圈擴展到金融圈。在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兩位中國金融圈的重量級人物,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與中投副總經理謝平先后解讀了互聯網金融。從草根到精英,互聯網金融慢慢從江湖之遠進入廟堂之上,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
現實中,互聯網金融正在以各種方式進入我們的生活。在一款名為“友寶”的自動販賣機上,只要用戶使用微信5.0,綁定了銀行卡,利用掃一掃的功能,點擊支付后,柜門就會應聲而開,這個新奇的功能引得不少人嘖嘖稱奇。
實際上,第三方支付是互聯網最早的金融應用。本來是為了保證網絡購物交易安全的第三方支付,“一不小心”成了互聯網金融的先行者。
在杭州,可以用支付寶打車,沒有了找零等現金交易的繁瑣——假幣問題也不復存在。有了支付寶之后,很多80、90后基本上跟銀行排隊說拜拜了,水電煤氣電話費交費都在網上完成,甚至信用卡還款,也不過是網上一個點擊。尤其是移動互聯網興起之后,手機客戶端操作,相當于人手一家銀行。
不過,真正引爆互聯網金融話題的,是阿里巴巴金融業務的阿里小貸以及支付寶推出的“余額寶”。
與中國建設銀行的合作分道揚鑣之后,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曾經說過一句令銀行不寒而栗的話,“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來改變銀行”。
借助支付寶和淘寶網積累的用戶和數據,阿里巴巴分別在杭州和重慶注冊了兩家資本金分別為6億元和10億元的小額貸款公司,并向其平臺上的商家發放貸款。這兩家公司成為阿里金融最初的業務主體。
阿里金融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4月阿里巴巴在浙江成立小貸公司開始,阿里金融累計為超過20萬家客戶提供了融資服務,累計貸款總額超過700億元,其中淘寶和天貓上的賣家占多數。
阿里小貸跟傳統銀行和小額貸款不同的是,沒有抵押物,是純信用貸款。利用大數據挖掘,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審核,現在每天可以放1萬筆貸款,運算成本只有兩元。
互聯網基因的小額貸款似乎有著天然優勢,阿里金融的不良貸款率為1.02%,中國整個銀行業的小微企業貸款的不良率在5.5%~6%之間。
支付寶是阿里金融另外一個抓手,近期上線的余額寶更是輿論爆點。
支付寶官方的說法是,余額寶實際上是將基金公司的基金直銷系統內置到支付寶網站中,用戶將資金轉入余額寶的過程中,支付寶和基金公司通過系統的對接將一站式為用戶完成基金開戶、基金購買等過程,整個流程就跟給支付寶充值一樣簡單。
面對銀行的恐懼,阿里金融屢次對外辟謠:阿里不做銀行。阿里金融內部人士透露,單做一家銀行面臨政策門檻,并且利潤也有限,阿里金融未來可能利用阿里巴巴積累的大量交易和用戶數據提供服務,這個“數據池”為各種銀行提供信息,收取服務費。阿里金融的數據,就是生產資料。
有人總結互聯網金融的四大模式:第一是以拍拍貸為代表的線上P2P模式;第二是以阿里為代表的電商介入金融領域;第三是支付寶這類涉及銀行支付結算體系的第三方支付;第四是如好貸網這類互聯網企業介入金融服務領域。
阿里巴巴已經拿到兩張互聯網金融的“船票”。P2P貸款模式更有可能掀翻傳統金融。
網絡P2P貸款,就是有資金并且有理財投資想法的個人,通過有資質的網絡中介機構牽線搭橋,使用信用貸款的方式將資金貸給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存貸款利率之差,是如今我國大部分銀行的利潤來源,網絡P2P貸款,如果從個人變成單位,就是一家真正的銀行。央行副行長劉士余驚呼,P2P貸款了不得,將來銀行可能被完全取代。
經過幾年發展,國內的P2P網貸已經分化。有一部分P2P網貸只做平臺,不介入交易,如翼龍貸、拍拍貸、點融網等。更多的P2P網貸建立起了資金池,介入了交易環節。如:宜信、人人貸等。另外,諸如陸金所、有利網等則將信貸資產證券化后,通過互聯網對外銷售。據統計,目前國內活躍的P2P平臺已超過300家,而2012年,整個P2P網貸的成交量達到200億元。而根據行業統計,2013年,P2P網貸規模將有望達到千億規模。
創新存在風險。如今互聯網金融面臨著政策的不確定性。劉士余稱,對P2P來講,不管是200家,300家,還是多少家,如果脫離了平臺變成所謂的線下,就是偷換了概念,互聯網是不存在線下的。P2P如果做成線下,脫離了平臺操作功能之后,也就會演變成資金池,就會出現影子銀行。“有兩個底線是不能碰的,一個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一個是非法集資。”
已經有P2P網絡貸款倒閉的案例,余額寶出臺前后面臨著重重政策壓力,阿里小貸的擴展也面臨種種阻力。互聯網前10年,新浪搜狐等網站改變了信息流通行業;互聯網的這10年,電商改變了零售行業;未來10年,互聯網將會改變金融業。